首页

南一女王重度耳光

时间:2025-05-28 08:01:46 作者:2027年至2029年世乒赛举办地揭晓 浏览量:50823

  如何通过先进的生物改良技术推动大片荒芜的盐碱地“变废为宝”,实现亿万亩盐碱荒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进而保障粮食安全,这项议题长期以来广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发育所)曹晓风院士团队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和耕作栽培研究所等合作,通过持续科研攻关,在田菁驱动盐碱地生物改良土壤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团队自主选育的耐盐碱高产田菁品系——“中科菁1号”具有耐盐碱、耐涝、固氮、高产等特性,在pH值(酸碱度)9以上的中国东北苏打盐碱地上示范应用效果显著。

  8月23至24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在吉林省洮南市和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主战场大安示范区的长岭试验田,分别现场举行田菁驱动的盐碱地改良与应用技术示范观摩会。

  其中,连续第二年在大安示范区开展“中科菁1号”百亩盐碱地块示范种植的实测结果显示,通过田菁一次还田降低土壤pH值0.5个单位,提升土壤有机质10%以上,第一茬刈割亩产新鲜饲草2.03吨/亩,真正实现了重度盐碱荒地的提质增效。

  参与观摩和实测的专家组认为,“中科菁1号”田菁具有耐盐碱、高产等特性,围绕其构建的生物改良技术是支撑盐碱地绿色改良和高效利用的重要创新性突破成果,他们建议该成果在东北苏打盐碱地加大示范区域和加速审定推广。

  曹晓风院士表示,研究团队以中外收集的400余份野生种质为材料,利用驯化和杂交选育方式,选育出耐盐碱、高产的新品系“中科菁1号”,2023年已进入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同时研发配套耕作栽培技术。良种—良法结合最终构建了重度盐碱地改良与利用技术。(记者 孙自法 制作 徐妙巧)

责任编辑:【韦俊龙】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泰戈尔后裔访北京法源寺 丁香树下续百年诗情

中国已知最早陶排水系统在平粮台古城遗址出土 距今约4000年

11月5日电(魏晨曦)综合报道,当地时间4日,一名巴勒斯坦人在给美国总统拜登的一封信中写道:“拜登先生,仅仅一天之内,我就在加沙失去了36名家庭成员。我想让你知道他们的名字。”

美国否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 中方回应

在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朔尔茨此访无疑释放出中德合作的积极信号。而中方的态度一以贯之,始终视德方为合作共赢的重要伙伴。

秦淮灯彩正青春 两岸青年学扎灯

刘艺良说,早在1968年成立澳门归侨总会之时,梁披云等一批侨界老前辈坚信,澳门总有一天会回归祖国,故而取名“归”侨总会。归侨和回归,在他看来,“两个‘归’都象征着回家、团圆。”

中国成功发射云海一号04星

杭州10月3日电(记者 胡健) 3日,在杭州亚运会举重赛场男子73公斤级的比赛上,世界冠军、中国选手韦胤廷分别以158公斤和161公斤的成绩,两次刷新亚运会纪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